2025年11月11日至14日,我和高春晗有幸受国家电网巴控公司邀请,作为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志愿者老师,踏上了前往贝伦的旅程。在COP30的舞台上,用一杯中国茶,讲述一段东方故事。

走进COP30会场,仿佛步入一个微缩的“地球村”。各国展台虽围绕共同的气候议题,却各自绽放独特的文化光彩。而在密集的议程与严肃的讨论之间,我们的一方茶席,宛如一个静谧的“东方客厅”。 当热水注入盖碗,茶香袅袅飘散,不少路过的与会者都不自觉地驻足。我为他们介绍中国茶文化,从一片叶子中解读“天人合一”的古老智慧。许多人品茶后眼中闪起光,一句简单的“这茶真香”,便轻松跨越了语言与距离。那一刻我深切体会到,文化从来不需刻意翻译——这一盏清茶,就是最温柔的世界语。
会议之外,我也努力触摸这座城市的呼吸。从亚马逊博物馆中雨林生态的震撼展示,到河边拂来带着水汽的微风;从集市里色彩斑斓的手作和热情的吆喝,到寻常巷陌中流淌的日常点滴——贝伦的魅力,远不止于一场国际盛会。 这里的人们脸上总带着笑,那份热忱像这里的气候一般,自然、温润。我也尝试了街边多样的本地小吃,每一口都像是打开一扇新的味觉之门。尽管停留短暂,但贝伦用它真实的生活场景,让我这个远方来客,迅速与这座“雨林门户”产生了联结。
会议之外,我也努力触摸这座城市的呼吸。从亚马逊博物馆中雨林生态的震撼展示,到河边拂来带着水汽的微风;从集市里色彩斑斓的手作和热情的吆喝,到寻常巷陌中流淌的日常点滴——贝伦的魅力,远不止于一场国际盛会。 这里的人们脸上总带着笑,那份热忱像这里的气候一般,自然、温润。我也尝试了街边多样的本地小吃,每一口都像是打开一扇新的味觉之门。尽管停留短暂,但贝伦用它真实的生活场景,让我这个远方来客,迅速与这座“雨林门户”产生了联结。
原创 里约孔院志愿者教师李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