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国际中文教育 / 国家公派汉语教师
我在巴西讲中国文化
来源:国际交流学院 发布:2024-07-12 阅读:674

在我们里约孔院,每当期末颁发学生结业证书时,都会将各级别语言课程名称设置为“中国语言与文化”,这一点我十分认同。六年来,从巴西东北到里约,我的课涵盖了孔子学院课程所有的类别,线上线下、各级别语言、纯文化或艺术课、校内校外、高中大学、机构员工等,教授中文绝不会离开中国文化。可是,当我在教授中文、传播中华文化时,我到底在教授什么?

六年前,也就是2018年,那时我在巴西东北的伯南布哥州立大学孔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。十几个中文教师风采奕奕,每位老师都被分配了文化讲座任务。我选择的题目为《新“中国四大发明”》,讲的是来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“新四大发明”:高铁、扫码支付、共享单车和网购。整个讲座过程神采飞扬,与学生配合默契,难掩对中国飞速发展的自豪感。公立学校的学生反馈积极。这个话题是本人第一次有效的文化课尝试。

同样的话题,五年后被我带到了巴西里约天主教大学,这是一所久负盛名的私立大学。那是一次代课任务,令我惊讶的是讲完后大家呆若木鸡,十几双眼睛充满疑惑,跟我面面相觑。我迅速意识到,对于这些家境殷实的学生来讲,这些看似时兴的科技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,这使得我讲台上热情洋溢的讲解分外不合时宜,很可能还会开倒车,起到负面效果。这算是第一次实实在在的内部文化冲击,我知道,短短年,不只是讲座地点变了,巴西的时代也变了。

巴西央行牵头下,巴西境内移动支付工具PIX迅速崛起,强势占据支票和Boleto收款单等传统支付方式的市场份额,有效解决了收款滞后、效率低下、手续费高的难题,巴西也随之成为又一移动支付大国。PIX的火爆给线上线下支付带来了极大便利,Mercado Livre、Shopee等在线购物网站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,到处可见的QR Code二维码,甚至没有名词本土化,被巴西人直接用葡语拼读。此同时,在遥远的国内,“新四大发明”也在时代的洪流中迅速被淹没,如今已被更多的新创词汇和热点科技所代替。

这是我在另一个国度亲历的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,这提醒我,我也该做出改变了。第二年,也就是2020年,我开始《中国文化概论》课,一直到现在。

这门课到底应该讲什么?这个问题急需一个答案。

时代日日新,但不变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,那就向其他老师借鉴案例,从传统文化入手,走进新时代。

中国菜人人都爱吃,素材丰富,是每个学期开篇重头戏;中国龙形象宏伟,正义凌然,是传说、文学、艺术和游戏等的主角;“风水”和“太极”文化捉摸不定,却极具吸引力,巴西人对其超乎想象地感兴趣;学生们博学而真诚,从不会质问为什么有的中国人吃狗肉这种问题,他们反而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饶有趣味,包括工作观念和情感观念,那我就课上模拟“上班族的一天”;要想更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形成,离不开学习中国地理,于是我带领学生从东部沿海爬升到喜马拉雅,从东北雪原飞跃至南方盛夏……

中秋节来了,我带着学生一同欣赏河南卫视精彩绝伦的“飞天”节目,看飞神于罗汉前翩跹起舞,深沉而敦厚,热烈而轻灵;丝绸之路越过漫天黄沙,在绿洲歇脚,在石窟逗留,诉说着民族宝藏的颠沛流离;邯郸数千成语故事熠熠生辉,到秦始皇统一六国,一统工具和思想;中国结自旧石器时代伊始,盘结束物,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,到明清满载祝愿,团圆美满,永结同心;让他们看新中国的建设举步维艰,炮火纷飞,英勇的劳动人民用热血铸起长城。

推陈出新的动态话题,总是让人津津乐道。譬如说BYD进驻里约”中巴建交50周年,即将举办的G20峰会等学生们也经常会问一些有趣的问题,如,他们在健身房偷拍的中国字文身是什么含义?老师能不能帮忙设计一个汉字文身?孔子学院最近举办“国际中文日”等活动,在PUC- Rio曝光率超高,能不能也有一个熊猫挂件作为礼物?如果中国厕所没有厕纸,而且蹲不下,怎么办?这些有趣的问题,我都会一一加以回复。

人们在面对差异时,总是免不了进行对比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,总有人问我,为什么来巴西?中国好还是巴西好?

在这种对比的语境中,过分使用溢美之词来形容中国未必能起到最好的课堂效果。有的学生信仰宗教,有的学生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;有的人严格追求素食主义,其他人无肉不欢;还有的因为喜爱日韩文化选择了中文和文化课……文化是立体的,多面的,针对不同的话题,落脚于积极的一面,同时勇于正面挑战和隐性问题,一来呵护了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个性、达到讲中国魅力故事的目的,二来力求做到叙事全面、实事求是。

最近,短视频平台的China Travel话题持续升温,知行合一,行万里路,成为了外国人认识中国的主流方式。新兴平台让爱中国的人更爱中国,消融偏见,而我们的任务是给粉丝以肯定,争取中间部分,对否定方持包容态度。

作为一个中华文化的追随者,我一向认为文化是可被理解的,虽然它可能不会被立刻感知,但会像我们长久以来背诵的唐诗宋词一般,学时一知半解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改变,又抑或是通过经验的积累,我们与作者的思维会瞬间重合,一轮轮头脑风暴即刻开启。此时,那些历史名人尘封的情感终于被理解。

我的头脑中一直有一个幻想,幻想着我的学生落地中国,看到了大街上的中国结路灯,会想到老师课上提到中国结;他们在早餐店喝到小米粥,会想到小米公司,然后再感叹众多科技大公司确实都采用了具象化的名字,而老师讲过,“黍”这类谷物对于黄河流域起源的中华文明来讲,是如此不可或缺;他们迈上中华地理“第二级阶梯”的黄土高坡,欣赏面食的各类形态,感叹劳动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以及在艰苦时期的智慧和创造性;再往边陲走,巧遇当地牧民围着篝火起舞放歌,仿佛自己就是连通天地的萨满,答疑解惑、祈祷丰年。

文明的感知不就是在体验生活之中吗?它是历史性的,附带有隐性精神需求的,在当下播下文明火种,于若干年后寻求呼应。

此同时,作为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播者,我又强烈地感受到语言是匮乏的,难以用来解读文化。要理解它,必须将当初的一腔热血渐渐融入生活的河流,就像这年复一年我们尝试去读懂巴西一样。踏上南美洲这片热土的最初那一刻,我迟疑而困顿;而如今当我再次拥抱这块土地,我向所有打量我的人投去善意的目光,热情而自信;那一刻我已不是汉语教师,在他们面前我就代表中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 段世广)